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新华社:“中国动力之乡”哈电的光影秀
发布日期: 2019-09-08 09:31:25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我国发电设备的光辉发展历程,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进了“中国动力之乡”哈电集团,透过镜头寻找“大国重器”英姿,通过影像述说“共和国长子”的使命担当,在车间,在厂房,在新时代产业工人挥汗如雨的身影中,烹制了一顿光影“饕餮盛宴”,并被“学习强国”优选报道。
(PS:浏览量直冲百万,不容错过!)
这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创造了200多项“共和国第一”,第一台0.8兆瓦水电机组,第一台25兆瓦火电机组……
产品装备了海内外500余座电站;
产品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二分之一;
煤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一;
重型燃气轮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核电机组占国产装备总量的五分之一。
伴随着共和国脚步不断发展壮大的哈电集团,始终坚持服务和践行国家战略,经过68年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已形成核电、水电、煤电、气电、舰船动力装置、电气驱动装置、电站交钥匙工程等为主导产品的产业布局,引领和推动了中国发电设备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发电设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新转变新跨越,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华视野中“中国动力之乡”哈电光影秀
哈电集团由“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6项沿革发展而来,是在原意昂2平台“三大动力厂”(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我国最早的发电设备研制基地,也是中央管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68年来,哈电集团的厂房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劳动“光影秀”,许多生产一线的工人在“光与火”中劳碌奔忙,在生产的光影中展现出劳动之美。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上图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全面基础工程接近尾声时的工厂(资料图片);下图为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哈电电机厂房局部(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左图为9月2日拍摄的火电定子下线生产场景(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右图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火电定子下线生产场景(资料图片)。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哈电电机一角(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4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工人在板材下料生产现场进行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2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工人在18米卧车上加工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主轴(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2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工人在介绍为研发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而制造的仿真装置(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3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水电分厂车间在生产水轮机球阀(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2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工人在进行水轮机顶盖的焊接生产(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2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工人拆解预装成功的轴流式水轮机转轮(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3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工人在检测工件(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3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工人进行主轴的探伤复检(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2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工人在大型数控镗床上加工水轮机顶盖(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3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哈电电机工人使用全自动数控包带机为线棒包扎绝缘(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3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在哈电锅炉厂房内,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4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在哈电汽轮机厂房内,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3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在哈电锅炉厂房内,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4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在哈电电机厂房内,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2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在哈电汽轮机厂房内,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3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在哈电电机厂房内,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2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在哈电电机厂房内,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2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在哈电电机厂房内,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2日摄)。
哈电集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始终彰显着中国“动力”风采。
↑在哈电锅炉厂房内,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建威9月4日摄)。
面向未来,哈电集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的领导,服务国家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12348”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发电设备、通用设备、工程总承包、制造服务、军民融合、金融服务、投资业务及新产业板块群的“7 1”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
(来源:新华社,有编改)
编 辑 | 刘 双
审 核 | 赵立海